《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工程结构倒塌与控制”专刊征稿启事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21-1-18 16:51:04  浏览次数:11077次
【字体: 字体颜色
  工程结构在遭受火灾、强震、泥石流、碰撞和爆炸等极端灾害后,往往发生局部坍塌、整体失稳等严重破坏,并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结构倒塌及其控制研究成为工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工程界、学术界就结构倒塌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推动了本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创新,提升了国家对工程结构遭遇极端灾害时的应急响应水平和管理能力。
  为及时回顾、总结和推广我国工程结构领域对“结构倒塌与控制”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工程结构遭遇极端灾害时的灾变机理,增强工程结构抵抗极端灾害的能力,保障极端灾害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促进工程结构倒塌灾害防控技术的发展,《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拟组织出版一期主题为“工程结构倒塌与控制”的专刊(正刊),欢迎各位专家赐稿。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是国家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学术性期刊,编委会由二十余位两院院士及数十位长江学者和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本刊现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十余种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入选中国建筑学会 “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0年)” T2级,并先后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1 征稿主题
  本专刊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相关主题:
  (1)结构抗倒塌计算理论及分析方法
  (2)结构倒塌性能试验及测试技术
  (3)结构倒塌风险评估及失效概率评定
  (4)爆炸、冲击等荷载作用下的倒塌灾变机理
  (5)结构防倒塌控制理论及技术
  (6)结构倒塌设计理论及案例
  (7)结构倒塌方向研究进展及趋势综述
2 组稿专家
  专刊组稿负责人:
  长安大学黄华教授
  桂林理工大学钱凯教授
  专刊组稿专家:
  天津大学师燕超教授
  同济大学吴昊教授
  东南大学陈力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金浏教授
  福建工程学院张伟教授
  长安大学刘喜副教授
3 投稿要求
  (1)稿件须通过《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投稿系统(http://jace.chd.edu.cn)提交,投稿时“稿件种类”选择“工程结构倒塌与控制”专刊;同时将稿件发至专刊组稿负责人长安大学黄华教授邮箱:hhua@chd.edu.cn。
  (2)论文格式要求详见《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最新投稿模板(可在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4 重要时间
  截稿日期:2021年7月10日
  出版日期:2022年1月

附:组稿专家简介

黄华,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捷克国家科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结构抗震及倒塌控制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特别资助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等1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钱凯,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青年学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百人计划学者,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新加坡分会理事、中国基础设施防震减灾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抗倒塌及多灾害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连续倒塌及抗震防灾、FRP复合材料加固修复等研究工作;在SCI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50余篇。






师燕超,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抗震减灾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建筑结构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主要从事建筑结构防连续倒塌分析与控制、建筑结构抗爆分析与设计、建筑结构爆炸灾后评估与修复/加固方向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本,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吴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国防安全与军民融合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工作,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火箭军、军事科学院和中广核工程项目,出版英文专著4部,发表论文130篇,其中SCI收录7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陈力,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爆炸安全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成员。主要从事燃气和危化品爆炸灾害效应及防护、工程结构抗爆炸冲击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大利亚ARC项目、973子课题和国防(军队)纵向项目;发表期刊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检索7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等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金浏,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防震减灾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持续土木工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多灾害作用下混凝土材料与构件性能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检索70余篇,EI检索80余篇,高被引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2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






张伟,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捷克国家科学院兼职研究员,日本筑波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欧洲卢森堡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抗震防灾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卢森堡,捷克等欧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担任15个顶级SCI期刊的审稿专家以及捷克和智利国家基金海外评审专家;以主要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刘喜,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尺度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新型混凝土结构体系研发与性能退化机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关键技术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等纵横向项课题20余项,在《Composite structures》《建筑结构学报》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5篇,其中SCI/EI检索3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相关成果先后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